**睡眠呼吸机使用注意事项**
睡眠呼吸机(C/Bi)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(OSAHS)的重要设备,正确使用可显著质量。以下是使用时的关键注意事项:
**1.设备选择与调试**
-**遵医嘱选择型号**: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机型(如C或Bi)及压力参数,不可自行调整初始设置。
-**面罩适配**:选择贴合脸型的面罩(鼻罩、口鼻罩或鼻枕),避免漏气或压迫皮肤。佩戴时需调节头带松紧度,以贴合面部且无明显不适为宜。
**2.日常使用规范**
-**睡前准备**:使用前清洁面部,避免护肤品残留影响面罩密封性。检查管路是否连接紧密,避免漏气。
-**加湿器管理**:若设备配有加湿功能,需使用蒸馏水或纯净水,每日更换,防止细菌滋生或水垢堵塞。冬季可适当调高湿度,缓解鼻腔干燥。
-**正确开机顺序**:先佩戴好面罩,再启动机器,避免气流冲击引起不适。
**3.清洁与维护**
-**每日清洁**:面罩、头带及管路需每日用中性清洁剂冲洗,阴凉处晾干,避免阳光直射。
-**每周深度清洁**:水箱、过滤网需每周拆卸清洗,过滤网根据型号1~3个月更换一次,防止灰尘堵塞影响性能。
-**避免高温消毒**:硅胶面罩和塑料部件不耐高温,禁用沸水或紫外线过度消毒。
**4.使用中的不适处理**
-**鼻干或充血**:可调节加湿器档位,或咨询医生使用生理盐水喷鼻。
-**皮肤压痕/过敏**:选择柔软材质的头带衬垫,或在鼻梁处涂抹水胶体敷料保护皮肤。
-**幽闭恐惧感**:初次使用可能不适应,建议白天短时佩戴适应,或更换更轻便的鼻枕式面罩。
**5.其他注意事项**
-**定期随访**:每3~6个月复查睡眠监测数据,由医生评估并调整压力参数。
-**旅行携带**:选择便携式机型,注意电压适配,备用电池确保户外使用。
-**安全警示**:避免在水箱有水时倾斜机器,防止液体倒灌损坏主机;停电时及时关闭设备电源。
**提示**:若长期使用后仍感嗜睡或晨起,需排查是否面罩漏气或压力不足,及时联系人员检修。坚持规范使用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风险。
(字数:约500字)
呼吸机是一种通过机械辅助帮助患者维持或改善呼吸的,尤其对因疾病、手术或衰老导致呼吸功能减弱的老年人至关重要。其原理是通过正压通气,将含氧气体主动送入肺部,替代或增强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。
**工作原理:**
1.**气体输送与压力支持**
呼吸机通过管道连接面罩或气管插管,将混合氧气和空气的气体加压后送入患者气道。吸气时,设备根据预设压力或容量参数,将气体推入肺部,帮助扩张肺泡,促进氧气交换;呼气时降低压力,依靠肺部弹性回缩排出二氧化碳。此过程可缓解因肌力不足(如慢性阻塞性)或神经控制异常(如后)导致的呼吸困难。
2.**模式适配**
-**无创通气(如C/Bi)**:通过面罩提供持续或双水平气道正压,适用于轻中度呼吸衰竭的老年人,如睡眠呼吸暂停或COPD急性发作。
-**有创通气**:经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,用于严重呼吸衰竭或术后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,可控制潮气量、呼吸频率和氧浓度。
3.**参数调节与安全保障**
根据患者肺功能、血氧饱和度等指标,医护人员设置潮气量(每次送入气体量)、呼吸频率、吸呼比等参数。老年人因肺弹性下降,常需较低潮气量和高呼气末正压(PEEP)以防止肺泡塌陷。设备内置传感器实时监测气道压力、流量,异常时触发警报(如漏气、阻塞),避免气压伤。
**老年应用特点:**
-湿化系统加温加湿气体,减少黏膜干燥损伤;
-逐步撤机模式帮助恢复自主呼吸能力;
-减少呼吸肌耗能,改善氧合,降低心脏负荷。
呼吸机需严格在医疗监护下使用,不当设置可能导致肺损伤或二氧化碳潴留。其本质是通过的机械支持,为老年患者争取治疗时间并提升生存质量。
老人呼吸机使用步骤(规范操作指南)
一、使用前准备
1.检查设备:确认呼吸机电源稳定,管路连接紧密,湿化器水量在MAX-MIN之间,滤网无堵塞
2.体位调整:协助老人保持半卧位(30-45度),颈部保持自然伸直,移除假牙并清洁口腔
3.参数确认:提前与医生确认模式(C/Bi)及参数(氧浓度21-40%,压力通常4-20cmH₂O)
二、佩戴流程
1.面罩选择:根据脸型选择鼻罩/口鼻罩,老年患者优先选用硅胶衬垫的防压疮款式
2.固定步骤:先扣紧上部头带,从鼻梁向下调整,确保漏气量<30L/min(呼吸机监测显示)
3.开机顺序:先启动机器再戴面罩,初始压力设置为医嘱值,待适应后逐步增压
三、使用监测
1.体征观察:每30分钟检查血氧饱和度(应>92%),呼吸频率(12-20次/分)
2.设备检查:每小时查看管路积水情况,及时排空冷凝水,保持湿化温度32-37℃
3.皮肤护理:每2小时摘下面罩检查受压部位,可使用减压贴预防压疮
四、关机维护
1.正确关机:先断开面罩连接再关电源,避免气压冲击
2.日常消毒:管路每周用中性消毒液浸泡30分钟,面罩每日酒精擦拭(避开硅胶部分)
3.故障应对:遇报警立即检查管路脱落/堵塞,备用氧气袋应保持200mmHg压力
注意事项:初次使用需有30分钟适应期,进食后间隔1小时使用,痰多者需先吸痰。建议家属记录每日使用时长(建议4-6小时/天)及异常情况,定期联系医护调整参数。
您好,欢迎莅临畅呼医疗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