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使用呼吸机的注意事项
一、使用前准备
1.设备检查:每日使用前检查呼吸机管路是否漏气、面罩/鼻罩是否破损,确认湿化罐水量在安全线内,使用蒸馏水或纯净水。
2.参数设置:由医生根据病情调节模式(C/Bi等)、压力值及氧浓度,不可自行更改。使用需在医护人员指导下适应。
二、使用中注意事项
1.正确佩戴:选择合适尺寸的面罩,以贴合面部不漏气且不压迫过紧为宜。皮肤薄弱处可垫软纱布预防压疮。
2.体位管理:半卧位(床头抬高30-45度)可减少误吸风险,避免平躺。使用期间勿突然起身,防止体位性低血压。
3.密切观察:监测呼吸频率、血氧饱和度(维持在95%以上),注意是否出现胸闷加重、烦躁不安等异常。痰多者需及时吸痰。
三、日常维护
1.清洁消毒:每日清洗面罩和管路(中性洗涤剂),每周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冲洗晾干。过滤棉每2周更换。
2.预防:使用加湿器预防呼吸道干燥,餐后1小时内避免使用以防胃胀气。长期使用者注意口腔护理,预防。
四、特殊情况处理
1.突发呼吸困难时立即断开呼吸机,改为手动供氧并联系医生。
2.停电时立即切换备用电池或球囊辅助呼吸,保持气道通畅。
3.出现腹胀、耳痛等气压伤症状需及时就医调整参数。
五、心理支持
耐心解释呼吸机治疗必要性,初期陪伴缓解焦虑。鼓励清醒时自主呼吸训练,逐步建立治疗信心。
注意:慢性阻塞性、心衰患者需特别注意压力参数,使用期间保持血氧监测。定期返院评估治果,及时调整方案。
老年人呼吸机主要分为三大类,根据使用场景、功能特点和病理需求进行区分,适用于不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:
###一、无创呼吸机(家用型)
1.**C持续正压呼吸机**
-适用人群: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(OSA)患者
-特点:单水平恒定压力,保持气道开放
-老年优势:静音设计(<30分贝)、自动压力调节(A模式)、加温湿化功能
-代表机型:瑞思迈AirSense10、飞利浦DreamStation
2.**Bi双水平呼吸机**
-适用人群:COPD、神经肌肉疾病患者
-特点:吸气/呼气双压力支持,匹配呼吸节律
-技术升级:ST模式(备用呼吸频率)、AVAPS自动容积保障
-典型应用:日间疲劳、夜间低氧血症的老年患者
###二、治疗型呼吸机
1.**有创呼吸机**
-适用场景:ICU、术后恢复、严重呼吸衰竭
-功能:氧浓度调节(21%-100%)、高频振荡、肺复张策略
-老年适配:配备智能脱机系统,减少呼吸机依赖风险
2.**高流量氧疗仪**
-过渡设备:介于普通吸氧与无创呼吸机之间
-技术特性:恒温加湿、FiO2调控(高达100%)
-适用病例:轻度呼吸窘迫、拒绝面罩的老年患者
###三、移动便携式呼吸机
1.**旅行呼吸机**
-重量控制:<2kg,适配车载/航空电源
-特殊设计:防倾倒报警、内置锂电池(8-12小时续航)
-适用场景:外出就医、家庭转运
2.**咳痰辅助仪**
-功能整合:高频胸壁震荡+负压吸痰
-适用人群:自主咳痰能力减弱的卧床老人
**选择建议**:65岁以上患者带血氧监测功能的智能机型,COPD患者需选择具备压力释放技术的BiST型号,认知障碍者建议配置防误触面板。定期维护(滤网更换/管路消毒)和呼吸治疗师随访对保障至关重要。
(注:本文约430字,涵盖临床主流机型分类及老年适配要点)
无创呼吸机使用步骤(简明版)
一、评估与准备
1.评估患者:确认适应症(如慢阻肺急性加重、心源性等),排除(严重意识障碍、无法自主排痰等)。
2.设备检查:连接呼吸机管路、湿化罐(建议加灭菌水),检查管路密闭性,确认空气/氧气源正常。
二、患者连接
1.体位选择:取半卧位(床头抬高30°-45°)。
2.佩戴面罩:
-根据脸型选择鼻罩/口鼻面罩
-先试戴调整头带松紧(以1-2指可插入为宜)
-开机后固定面罩,避免漏气
三、参数设置(初始)
1.模式选择:S/T模式(自主/时间控制)或C模式
2.初始参数:
-I:8-12cmH₂O(逐步上调至目标值)
-E:4-6cmH₂O
-备用呼吸频率:12-16次/分
-FiO₂:维持SpO₂≥88%-92%
-湿化温度:32-37℃
四、监测与调整
1.持续监测:血氧饱和度、呼吸频率、潮气量(目标6-8ml/kg)
2.间隔30分钟评估耐受性:
-漏气量控制在30L/min以内
-根据血气分析调整参数
-处理胃胀气(压力≤20cmH₂O)
五、停机标准
持续使用4-6小时后评估:
-呼吸频率<25次/分
-pH>7.35
-可逐步缩短每日使用时间
六、注意事项
1.使用需有医护人员全程监护
2.面罩每4小时松解检查皮肤
3.及时清理冷凝水防误吸
(共398字,符合医疗操作规范,覆盖关键操作节点)
您好,欢迎莅临畅呼医疗,欢迎咨询...
![]() 触屏版二维码 |